10月28日上午,金融学院邀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张晓云做了题为“宗教信仰、时间偏好与金融素养”的讲座。金融学院教师和各专业研究生70余人参加了本次报告,报告由金融学院副院长范庆祝主持。
张晓云首先立足于宗教的文化属性视角,提出了个体的宗教信仰会影响其金融素养的研究假说,并使用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考察了宗教信仰对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然后,通过模型设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对个体金融素养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且集中体现于佛教信仰。有宗教信仰者的金融素养比没有宗教信仰者高0.028个单位,相当于样本均值的44%。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效应在高学历个体显著更小,究其原因在于该群体的初始金融素养水平较高。进一步的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宗教信仰对个体金融素养的影响渠道为时间偏好,使个体的行为决策更具“长期取向”。最后,张晓云教师给出宗教的文化属性和制度属性两个基本属性来帮助解释不同宗教的异质性问题。报告结束之后,张老师与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素养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生活技能,不仅影响着家庭的经济与金融福利,还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宏观经济运行。过本次报告的讲解,同学们对宗教信仰与现代经济生活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对于当下中国出现的“宗教热”现象也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师生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